養蜂知識:你需要掌握自然分蜂法
自然分蜂是在蜜粉源豐富、氣候適宜、蜂群強大的條件下,原蜂王和半數以上工蜂及部分雄蜂飛離原巢,另擇新居的群體活動。
一、重要性
自然蜜蜂分類對蜜蜂種群的繁榮具有重要意義。分蜂活動可以增加蜂群的數量和分布面積,促進蜜蜂種群的繁榮。但是,蜜蜂分選對養蜂生產影響很大。在分蜂準備期間,蜂群處于“懈怠”狀態,減少采集、建脾和昆蟲繁殖,制約蜂王產卵。蜂群的這種“懈怠”狀態,在蜜蜂學術語言中被稱為蜜蜂分揀熱。如果發生分蜂,原蜂群的群體潛力會損失一半以上。因此,控制蜂裂熱已成為蜜蜂養殖管理的關鍵技術之一。深入了解蜂群的行為,掌握促進蜜蜂分裂的因素和蜜蜂分裂的機制,對于遏制蜜蜂分裂的熱潮,避免蜜蜂分裂的發生是非常重要的。
二、分蜂時間
分蜂一般發生在春季。蜂王帶領三分之二的蜂群成員遷徙,將王位讓給了另一只蜜蜂。當偵察蜂外出尋找合適的筑巢地點時,分裂的蜂群就在原蜂巢附近休息。蜜蜂這個時候是不會攻擊的,因為它們離巢的時候已經做好了充分的準備,每一口都含著蜂蜜。
三。分蜂前的準備
分蜂的準備過程依次包括建造雄蜂房、培育雄蜂、建造蜂王臺、在臺內產卵、培育蜂王。蜂箱中出現分蜂臺座后,工蜂強迫蜂王在臺座中產卵,并開始減少對蜂王的喂食,使蜂王腹部收縮,蜂王產卵量逐漸減少。蜂王臺被封前后,工蜂停止向蜂王提供蜂王漿,蜂王腹部進一步收縮,以滿足蜂王分裂時飛行的需要。工蜂減少出勤,停止造脾。許多工蜂聚集在巢內的空處和巢脾的上角。如果大量工蜂聚集在巢前,掛“胡子”(即蜂須),不久就會發生蜜蜂分離。
無人機屋到平臺出現的時間不一樣,可能和蜜蜂種類、季節等因素有關。根據劉等人在廣東對中國蜜蜂的觀察,大約需要8到13天,而楊等人在北京的觀察,中國蜜蜂從無人機房到平臺產卵大約需要36到50天。王臺出現卵后,蜂王產卵量突然減少。楊等人在北京和福州觀察中華蜜蜂,發現蜂群出現卵平臺后,蜂王的平均產卵量分別下降了49%和56%。蜜蜂分布一般發生在新王引進前,多在封后臺后2 ~ 5天。封蜂王臺前2天,封蜂王臺后7天,可封個體蜂。在異常情況下,蜜蜂排序可以提前或推遲。比如在長時間破壞平臺的干擾下,蜂王在分臺產卵后可能會分蜂;當下雨等外界環境不適合分蜂時,工蜂會破壞成熟的蜂王平臺來延遲分蜂。
在蜜蜂育種的管理中,可以根據流程的發展階段來預測蜜蜂的分選。建造無人機房,培育無人機,是對蜜蜂分揀的早期預測,預示著蜜蜂分揀的準備活動已經開始。蜂王分蜂臺的出現是分蜂的中期預報,蜂群即將出現分蜂熱以上現象無法準確預測蜜蜂分揀的時間??罩泄に嚨淖兓?,蜜粉源的豐富程度,蜂群潛力的發展速度,蜂群的管理模式和水平,都會影響蜜蜂分選的進程。蜂王臺出現卵是蜜蜂分離的短期預報。蜂王已經開始產卵了,接下來會有工蜂慢慢來。正常情況下,半個月內就會發生蜜蜂分離。蜂群出現蜂王臺是對蜜蜂分離的緊急預報,一周內就會出現。
四、蜜蜂分離的行為
蜜蜂分離多發生在晴朗溫暖天氣的7:00 ~ 16:00,較多發生在11:00 ~ 15:00。蜜蜂分選很少發生在雨天,但經常發生在雨后初晴,悶熱的天氣容易促進蜜蜂分選。分蜂當天早上,蜜蜂很少出巢采集,相當多的工蜂聚集在蜂巢前墻外,巢門踏板下。分蜂前,所有參與分蜂的工蜂都灌滿了蜂蜜。因為滿肚子蜂蜜的工蜂不會彎肚子,不會用刺,所以剛開始分蜂的工蜂比較溫柔。分蜂之初,少數工蜂低空繞巢飛行,之后繞巢飛行的蜜蜂逐漸增多;巢中的一些蜜蜂開始跳“呼呼舞”,這使得整個蜂群在巢中騷動起來。幾分鐘后,大量蜜蜂從巢門涌出,蜂王也和分蜂的工蜂一起出巢。參與分蜂的蜜蜂先繞著蜂場飛,然后選擇樹干或其他有一定高度的附著物(如房屋邊緣、木樁等。)附近形成一個集群。當蜂王進入蜂巢時,會飛的工蜂迅速落在蜂巢上。穩定團聚后,蜂群下方的中間往往會沉入一個空腔,以利于通風。如果蜂群中沒有蜂王,工蜂就會飛走,找到有蜂王的新蜂群,或者飛回原來的巢穴。利用這一特點,可以在分蜂的季節,取老蜂王剪去翅膀,防止蜜蜂飛走。養蜂人要抓住時機,在蜜蜂一直在原地2-3個小時的時候,將蜜蜂收集分離。之后,一些偵察蜂離開蜂群尋找新的巢址,然后飛回蜂群跳舞指示新巢的方位,吸引更多的偵察蜂來看它。當有足夠多的工蜂在同一個方向跳舞時,蜜蜂就會分散,以新的群體飛向新的巢穴。途中蜜蜂成群向前飛,高度約3 ~ 5米,速度與慢跑差不多。蜂巢起飛后,經常有養蜂人手持蜂籠奔跑追逐。
自然蜂群到達新巢時,偵察蜂先落在新巢前升起腹扇吸引蜜蜂入巢。入巢后,蜜蜂開始在巢內聚集建脾,離巢認巢并飛行采集粉蜜,守衛蜂在巢前站崗。喂食蜂開始主動喂食蜂王,蜂王卵巢重新發育,很快產下大量卵。蜂群的活動很快恢復正常。
五、促進蜜蜂分選的因素
促進蜜蜂分選的因素主要有環境因素和蜂群因素。環境因素是蜜蜂分選的外部因素,包括外部環境因素和巢環境因素;蜂群因素是蜜蜂分選的內因,包括蜂群潛力、蜂王地位、卵蟲數量、喂蜂數量等。另外,蜜蜂的排序和季節也有一定的關系。
1。環境因素
促進蜜蜂分離的外界環境因素主要是蜜粉源條件和氣候條件。豐富的蜜粉源為蜂群的發展和分蜂后蜂群的生存提供了物質條件,所以分蜂發生在蜜粉源充足、蜂群生長的季節。悶熱的氣候可以強化分蜂熱潮,促使分蜂提前發生。
在巢環境方面,蜂箱擁擠、通風不良、巢溫高、灌粉蜜壓迫脾臟、蜂王產卵的巢室不足、建脾空間不足等都會加重分蜂熱的程度。
2。蜂群因子
強蜂群勢是蜜蜂分離的前提,是蜜蜂適應環境的結果,因為弱蜂群分離后,分離蜂群和原蜂群的生存能力都減弱了。蜂王地位、卵數、哺乳蜂數是影響蜂熱相關性的因素。新蜂王控制蜜蜂分布的能力比老蜂王強,因為新蜂王產生和釋放更多的蜂王物質。新蜂王產卵能力強,使蜂群幼蟲多,減少或避免了蜂群人口過剩。因為幼蟲少了,要喂食的蜜蜂多了,所以蜂群的喂食能力過剩,這是導致蜜蜂分裂的重要因素。
3。季節因素
裂蜂熱的程度與季節有關。在裂蜂季節,蜂群一般都會有裂蜂熱,即使蜂群不是很強。在云南昆明,中蜂分蜂的季節僅限于2-4月和8-10月。其他季節,即使達到8-10英尺的強群,也基本不分。長白山中蜂的自然分離多發生在5月中旬至6月中旬。
24小時熱線電話歡迎來電咨詢:
139-08258992 023-73301588
郵箱:516756997@qq.com
公司地址:重慶市石柱工業園區C區金溪路5號